close
王明在去國三十年後返抵國門,應聘回母校航太系任教。年已五十五歲的他,終於能在有生之年把最後十年的青春貢獻給母校,並且能夠對祖國的航太工業盡一份心力,那種感覺對他來說,是既興奮又充實的。
上次王明回學校面談只是匆匆來去,現在提早向學校報到,離開學還有幾天時間,他覺得要好好看看這個闊別三十年的母校。
這天清晨,天下著微雨,王明打著傘從北邊的後門進入學校,在依稀記得的校區內漫步著。這是學校最老的一個校區,經過體育場時,右手邊本來應該是一排王明曾經住過的宿舍,現在卻改建成數學系的教學大樓。左手邊一排一排的系館還是和過去一樣,保持著三十年前的老樣子。
王明順著路走過來,一直走到他當初就讀的機械系的系館前面,在一棵巨大的榕樹下他停止了腳步。只見他吃驚地看著那棵榕樹並且喃喃地說:「啊!大榕樹呀你還健在!都三十年了,你還是老樣子。」
王明的回憶一下子被拉回到三十年前,那是他即將赴美留學而人仍在學校的某個夜晚,他念念不忘在台北被生活、事業煎熬的父親和苦難的家。當時他就站在這棵大榕樹下對天發誓:「我身為家中長子,此去美國,一定要不辭艱苦拿到學位,幫助父親把這個家復興起來。大榕樹啊!請做我的見證。」王明那時的心情是悲壯的,好像一個慷慨激昂,即將出征的戰士,抱著不勝不歸的信念踏上征途。
王明乾脆在榕樹下找一個大樹根坐了下來,讓回憶自由地馳騁,回到更遠的從前……。那是王明在台北讀高中的最後一年,當時的台灣是一個普遍貧窮的「克難」時代,父親因為生意失敗,欠了一筆鉅款,而當時王明兄妹三個人是不知道家裡真實情況的;但王明仍然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拮据,感受到父親似乎入不敷出。當初從大陸帶出來的一些值錢東西都當了、賣了,家裡幾乎到了家徒四壁的程度。
王明後來考上了南部的大學,他馬上面臨的就是學費問題。他曉得父親在為他的學費煩心,而他身為家中長子,實在不忍心讓父親為難。他本來想在高中畢業後就去找個工作,好分擔父親的重擔。當他把這個主意告訴父親時,父親卻鄭重地對他說:「別胡思亂想了!你媽和你爸都是大學畢業的知識份子,怎能讓你不讀大學!你媽要是還在世,也會堅持讓你讀大學的。」
王明想起了母親,她是在王明上高中前的那個暑假過世的。本來王明的母親也在工作,和他父親共同分擔家計。王明記得母親工作的那幾年,是他和弟、妹們最快樂的時光。母親的故去使他父親的心情大受打擊,生意才一厥不振。
直到臨去南部的前一天,王明的父親才替他湊足了學費,王明當時並不知道那是向好幾個朋友借來的。父親當面把學費交到王明手裡,然後對他說:「孩子啊!家裡經濟情形不好,沒法讓你風風光光地去讀大學,你到學校後還得省吃儉用,真是難為你了。」說著就脫下了腕上的手錶給王明戴上,然後又說:「大學生不能沒有手錶,去南部後自己料理起居都得看時間,這塊錶你就拿去用吧。」王明連說「不要!、不要!」最後還是勉強地收下,卻再也忍不住眼淚,因為他知道那是家中唯一的一塊手錶。
王明在大樹下想著、想著,竟然真的流下了眼淚。離開家的前晚該是他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幕。尤其使他難以忘懷的,是他後來才曉得父親當晚給他的學費都是借來的;父親竟是在萬分困難之下還是堅持要他去讀書,這些往事都使他永遠感激父親。
大學的生活是多采多姿的,王明第一次感覺到像是藍天下飛舞的燕子那麼自由。王明在課業上都沒遇到困難,卻有來自經濟上的壓力。他奇怪為什麼每次牙膏擠到底、肥皂用到只剩碎片時總是碰到口袋空空、青黃不接的時候。其實那並不奇怪,只因為王明已經節儉到極限了。畢業後的許多年,每次只要牙膏用到底,他都會想起讀大學的那段苦日子,也會下意識地拼命把最後那一點牙膏擠出來。
王明讀完了頭一年,暑假後又是在開學的前一天,他的父親像變戲法似的湊足了王明的學費,王明曉得那是父親借來的錢,但他仍然不知道家裡真正的情形有多壞。直到他讀完二年級,他父親實在撐不下去了才告訴他,家裡因為生意虧損積欠了約十萬元的外債。王明聽到後著實嚇了一跳,對他來說那是個天文數字。那時「愛國獎券」第一特獎也只能領到二十萬元,而當時一個公務員的月薪才只有一千元左右,十萬元就是一個人近十年不吃不喝的薪水啊。
王明開始對父親憂心起來,連睡覺都會做惡夢,也常常從夢中驚醒過來。報紙上看到有人因生意失敗、負債纍纍而跳樓自殺,更使王明怵目驚心。但他曉得父親不是那種人,父親一向堅強,不會做那種傻事。王明極想要幫助父親,可是以他一個在學的大學生,能真的做什麼呢?
從第三學年開始,王明申請到了台糖獎學金,也兼任了幾處家教。他除了自給自足,減輕了父親的負擔,還能給弟妹們一些零用錢。就這樣,王明順利地讀完大學,當完兵,又回母校完成了碩士學位。
碩士班畢業後,王明開始想,去台糖工作呢?還是出國留學呢?當他想到父親那十萬元的外債,台糖的工作就想都不要想了;而唯一能夠幫助父親的方法只有出國留學,然後賺取美金替父親還債。
於是王明便毅然赴美留學,首先他每月從學校給的獎學金省下五十美元寄給父親,那就能換成兩千元新台幣;雖不足以還債,卻能使家裡的生活大為改善。王明後來的幾年間,結婚、得到博士學位、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、也生兒育女,一步步實現了出國前的夢想。而最重要的是,他終於在數年之後幫助父親脫離了經濟的困境。
坐在榕樹下良久,王明才從回憶中拉回到現實。他注視著大榕樹,看到榕樹別來無恙,只是垂下的鬍鬚增加了許多。他想:「那些鬍鬚就是三十年歲月的紀錄啊!而大榕樹看起來仍是那麼健壯,自己卻已步入中老年了。」他的內心不由得對大榕樹生出一股感激和敬畏之心:「大榕樹啊!是你在冥冥中監視著我,使我不敢怠惰,才能幫助父親,也才能有今天的一點點成就。」想到後來……..他竟又是熱淚盈眶了。
王明這次懷者夢想回到祖國,卻和他當年出國時的心情完全不同。他出國時的心情是悲壯的,而他出國後心中的願望都能一一實現,所以,現在他心中充滿的都是感激之情。他還有一項前所未有的使命,他要把餘生貢獻給台灣,要培育出一批年青人,使他們成為國家明日的棟樑。對王明來說,他覺得這樣做才對得起國家,也才對得起父親。
全站熱搜